173-8397-3816

浙西山区农村学生弃考调查:职校生收入超教授来源:爱游戏app手机版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1 19:53:30

  17岁的刘金亮是村头镇初级中学初三(4)的学生。他在年级6个班260名同学中,成绩在20名之前。去年,他们学校考取重点中学就有40多个,按照这一个人数和他目前的成绩,应该没有一点问题。

  今年5月27日,县职业教育中心来学校介绍今年职校的招生情况时,刘金亮被“3+2”的汽修专业吸引住了,他钟爱这一个专业,三年中专后,如果想出去工作,也可以,不想的话,可以再到合作办学的杭州交通技术学院读两年,出来是大专文凭和高级技工。他当场就报名了,不想升高中考大学了。

  班主任郑月娟了解这一个情况后,心里既高兴又不舍。她班里45个学生,从初一开始带班,三年下来,眼看就到出成果的时候了,结果5个可以上重点高中的学生,突然不读了,转读职校,她能不心疼吗?

  尽管现在强调升学率不是唯一的,但也一定不是不重要。考虑再三,郑月娟在确认了学生自己的意愿后,还是从尊重学生的选择出发,站到了学生这一边,给他们放行。

  这样只要学生家长同意,在参加初中的会考后,就直接由学校推荐去县职业教育中心就读,不需要再另行参加职校的招生考试。

  那么这些学生的家长会同意吗?刘金亮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,第二天就预交了460元学杂费,但却引来亲戚、同学家长和邻里的劝说。有的同学却没这么幸运,在父母那关被卡了,哭了闹了,一点不松口,说什么也没用。于是,班里有几个学生愁眉苦脸地找班主任,希望郑老师能和家长说说,同意他们去读职校。

  最后,班里真正报了名交了费的学生只有10个人,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都还可以。

  郑月娟和记者说,这其实是一个家长的观念问题。放弃和选择,这都是学生自己决定的,老师不能给他们决定,家长也不能。但是现实中,很多家长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,只有上重高、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。

  政府、学校、老师和学生都走到前面了,就是家长,还转不过弯来。按照开化县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,初中阶段的学生分流,普高和职校的比例是1∶1,这个比例每年还在扩大。随着社会上就业的大趋势,成绩好的,选择读职校,学一门技能,这样的现象也慢慢变得普遍。其实,现在的职校和以前大不一样了,不单单是不会读书的人呆呆玩玩的地方。

  刘金亮和记者说,他在汽修这个专业中,看中的是汽车商务与评估,还有汽车检测与维修,他说这两个,到底哪个对自己最合适,读了后,在一年之内还可以有选择余地。他的梦想是“三年后,先出来,到汽车4S店去找份工作。自己最喜欢这个专业,可以边做边学,继续下去不是问题”。

  开化县池滩镇黄庄村练红平一家在附近村庄很有名气。去年,他的双胞胎儿子,大的读了县职校,小的读了重点高中。在大家眼里,大儿子没有小儿子读书好,这样的分配,既减轻了经济负担,又能各自成才。大家就开玩笑说,他一个木匠看不出还很有企业家的经济头脑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。

  43岁的练红平,凭手艺,做木工,一天70元工钱,这是一家四口的全部经济来源。去年,两个孩子一起要考高中了,他怕两个都考上了,三年高中,三年大学,人家一个都负担不起,他一下子要负担两个,加上妻子身体常年有病,他想都不敢想。

  后来,他想让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不要读了,反正成绩也不好,不如去学门手艺,跟他学木匠也可以,把那份钱让给读书好的小儿子,这样练家总能出个大学生。

  刚开始,大儿子练琪辉也没反对,后来从学校里听说,县职校可以学数字控制机床,这是他喜欢的。学杂费用一年3000多元,每年国家对职校生有1500元的补助,还有奖学金,一年下来,用不了多少钱,他就以这个为理由,磨老爸。做父母的没办法,就答应了。小儿子如愿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开化县高级中学,上大学一般是没问题了。

  县职业教育中心2008数控1班的练琪辉,原来在老爸眼里是不会读书的,读初三的时候,年级里70个同学,他的成绩排在倒数个位数上。现在两个班73个同学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,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,还当上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。

  原来练琪辉很怕数学,怎么学都学不进去,现在呢?学了一年数控机床,不但电脑操作很熟练,而且还可根据图纸,通过编程绘图,再到电脑模拟加工,最后上机床实物加工,都能独立完成。这里面,都要用到微积分的,对他却根本不成问题。今年,练琪辉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1000元。

  班主任吴国盛告诉我们,练琪辉这个学生按照这样的速度学下去,一年后,就能达到企业里中级技工的水平,拿到证书,毕业后找个工作不成问题。而像这样变化很大的学生,不只练琪辉一个,一般喜欢动手操作的,都有这样的特点。

  17岁的练琪辉和我们开玩笑,如果自己和弟弟比,弟弟三年高中加四年大学,自己两年职校就可以毕业找工作,两人上班时间相差5年时间。他努力一点一般能拿到技师职称,最差,也是高级技工。“那时,我弟弟才毕业,出来找工作,弄不好,我还要帮他介绍。”